全球4億人識講但同枱未必溝通到 專家醒你兩句阿拉伯語粗口傍身
阿拉伯文字給予別人的印象總是「蛇仔文」,「鬼畫符」,香港地,我們大抵只會在清真寺或餐廳店舖見到阿拉伯語。其實阿拉伯語是全球20多個國家,超過四億人使用的語言,當中包括大量穆斯林,而「穆斯林」一詞正正來自阿拉伯語,有「順從者」的意思。記者邀請中東學社的Alicia教導阿拉伯語,同時了解背後文化。
阿拉伯文歷史悠長,因移民而令文化分化。阿拉伯語分「標準阿拉伯語」和「方言」。標準阿拉伯語是書面語,書面文件及傳媒會使用,有些國家更定為必修課,「但正如我們學習文言文一樣,學習過後也未必十分明白。」Alicia指出。所以,倘若以標準阿拉伯語來跟當地人溝通的話,對方也未必聽得懂,情況大概就如我們以廣東話「很久不見」問候朋友,而非「好耐冇見」。
學講「粗口」去旅行更安心
不同國家的人,會以各自的方言來溝通,換言之,來自不同國家的阿拉伯人,即使坐在一起也未必能夠好好聊天。他們之間唯一的連繫便是《可蘭經》,因為《可蘭經》是以標準阿拉伯文書寫。因此,於穆斯林眼中,標準阿拉伯語是神聖的,是真主的語言。有些並非以阿拉伯文為母語的國家,例如印尼和巴基斯坦等,當地穆斯林也會學習標準阿拉伯語。
不同國家的人,會以各自的方言來溝通,換言之,來自不同國家的阿拉伯人,即使坐在一起也未必能夠好好聊天。他們之間唯一的連繫便是《可蘭經》,因為《可蘭經》是以標準阿拉伯文書寫。因此,於穆斯林眼中,標準阿拉伯語是神聖的,是真主的語言。有些並非以阿拉伯文為母語的國家,例如印尼和巴基斯坦等,當地穆斯林也會學習標準阿拉伯語。
阿拉伯文字是世界第二最多人使用的書寫系統,跟以色列的希伯來文一樣是從右至左書寫。Alicia教記者幾句世界通用的阿拉伯語,外遊時或在香港跟阿拉伯人相處時也可以打招呼。記者大膽寫下港式拼音,讓讀者來試一下讀阿拉伯語的感覺。
很多人去阿拉伯國家旅行時,曾經試過被人騙錢,佔便宜或偷東西,Alicia便教讀者幾句鬧人的說話作旁身之用。在阿拉伯世界中,豬是一種不潔的動物,所以用「豬」鬧人極具侮辱性。有需要時使用,這兩句說話可能比起講廣東話粗口更具效果!
facebook:中東學社
記者:黃曉楓
攝影:蕭志南、張洛晞、潘志恆、鄧欣、陳港怡
攝影:蕭志南、張洛晞、潘志恆、鄧欣、陳港怡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對抗尿酸積聚 從生活細節着手
《保健精讀:痛風》 和尿酸講Bye By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抗病經歷・醫護報料
歡迎分享到《健康蘋台》報料專線: https://bit.ly/2vPHzrT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立即去動物蘋台 ,飽覽主子大小事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pp內1-Click訂閱《蘋果動新聞》
按此了解更多
對抗尿酸積聚 從生活細節着手
《保健精讀:痛風》 和尿酸講Bye By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抗病經歷・醫護報料
歡迎分享到《健康蘋台》報料專線: https://bit.ly/2vPHzrT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立即去動物蘋台 ,飽覽主子大小事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pp內1-Click訂閱《蘋果動新聞》
按此了解更多

中東學社的Alicia教大家阿拉伯文。

標準阿拉伯文是來自可蘭經的語言,當地人視之為神的語言。

全球20多個國家,超過4億人的母語是阿拉伯文。 互聯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