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ko帶路|試食香港首間長崎什錦麵店 70斤豬骨湯底熬足24小時 記者:食過最健康的拉麵
日本在1639年至1854年鎖國期間,沿海城市長崎縣是其中一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,當時有不少食物、商品文化的交流。長崎拉麵在19世紀由中國人陳平順發明,當時為了幫助貧窮的中國留學生吃到營養價值高而且便宜的食物,他參考福建省的燜麵,將肉、蝦等海鮮加入蔬菜以豬油炒香製成,拉麵的份量偏大,而材料偏多。除了長崎拉麵外,還有類似肉絲炒麵的皿烏冬,以及土耳其飯、意粉、吉列豬排、炒飯配上咖喱汁等。
麵屋一平安在1984年開業,是香港首間拉麵店,同時亦引入了長崎拉麵。老闆島田逸子解釋,「一平安由父母與我一起創立,當初希望香港人可以試到各款拉麵。我們是第一間拉麵店,開舖初期已經引入了北海道、東京以至九州,由北部到南部款式的拉麵。」餐牌上最受歡迎的長崎拉麵,開業至今都沒有改變,平均一日賣50碗。老闆娘當年專程去日本拜師,將正宗的長崎拉麵帶回香港。
「長崎拉麵與一般拉麵最大分別在於材料配搭以及煮法,普通拉麵通常放上一至兩塊叉燒,而長崎拉麵用上蝦、蜆等海鮮加上豬肉的配搭。日本人稱長崎拉麵ちゃんぽん為什錦麵,意思是材料混合在一起。」Soko說媽媽及嫲嫲在長崎出生,小時候已經吃到嫲嫲親手煮的長崎拉麵。「拉麵奶白色的豬骨湯底,用上大豬頭、接近60至70斤的豬骨加上背脂熬製24小時,長崎拉麵比普通拉麵粗身,口感較煙韌,感覺像香港的幼麵。」廚師馬永光解釋。先爆香洋葱,再炒香豬肉鎖死肉汁,加入湯底與拉麵一起炒,最後加入大量椰菜等配料,有別於一般拉麵,煮法像炒湯麵。
「我在日本吃長崎拉麵會加配白飯,原本拉麵份量已經超大,非常飽肚。小時候經常接觸長崎拉麵,不過在日本其他省份要找到一間長崎拉麵店其實很困難,主要是一些大城市的連鎖店。」Soko希望多一點人認識家鄉長崎拉麵的味道。記者第一次吃長崎拉麵感覺相當新鮮,加入大量椰菜,拉麵一點油膩的感覺也沒有。
麵屋一平安
地址:尖沙咀加連威老道92號幸福中心地庫B1號舖
營業時間:星期一至日11:30 - 15:00/18:00 - 23:00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BW3JY6GWPBC6NEHBB32UAVOXQI.jpg)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JGMCOCNZBJAS5AF2NJPR3RHYFI.jpg)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YB5GDDTTBBCBNKVMYBD4OC4MA4.jpg)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ZRN4K5JHERHXPNCQAKG7QB7MNU.jpg)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YFEWPIEDQVHDJIU7U7L66WTZEY.jpg)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JIQEN5BWENDERFOK42SSP6F45U.jpg)
